
油价调整通知!
时间: 2025-08-02 01:08:13 | 作者: 方便食品系列
▲日前,睢河街道邱洼、光华、前徐、天虹、王小楼、傅楼、景湖、联群、伙房等分别带着大米、毛巾、香皂、花露水、清凉油等“防暑礼包”,慰问各自辖区内生活有困难的老人,让大家安全度过炎热盛夏。
▲连日来,魏集镇各村(社区)精准对接老年人防暑降温需求,打开利用党群各功能科室空调,组织老人孩子前来乘凉,并构建养老睦邻里守望相助网点,实施阶梯式暖心服务。
▲7月25日,李集镇人大代表在饰品电商产业园现场问政国有以及集体资产管理情况,为盘活国有资产、助力乡村振兴把脉问诊、出谋划策。
▲近日,岚山镇鸡宝村开展夏季绿化安全修剪专项行动,聚焦村庄重点路段交叉口,修剪遮挡驾驶员和行人视线的枝叶,消除交通安全隐患。
▲7月26日起,双沟镇启动覆盖20个村(社区)的暑期红巡演活动。影片计划播放30余场。首站在盘王社区居民广场露天放映经典影片《建国大业》,同步开展反诈宣传,让大家在浸润红色精神的同时提升安全防范意识。
7月24日是本轮油价周期统计的第7个工作日,预计汽柴油下调幅度为25元/吨,但仍未突破50元/吨的“下调红线”,处于搁浅状态。
依据国家、省、市关于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意见精神,为充分的发挥优秀退休教师示范引领作用,根据工作需要,2025年市教育局直属学校面向社会公开招募一批有教育情怀的优秀退休教师。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2025年计划招募银龄教师130名,具体岗位详见《徐州市教育局直属学校2025-2026学年招募银龄教师岗位表》(附件1)。
1.年龄不超过65岁(1959年9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中小学已退休教师。含报名时尚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在2025年9月1日前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教师。
4.拥有相对应学科教师资格证,具有中小学一级及以上教师专业方面技术职务,以中小学高级专业方面技术职务为主。
(一)根据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要求,以课堂教学为主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原则上要求满工作量。
(二)指导青年教师,协助学校做好教学管理和开展教研活动,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提升所在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
(三)教师服务期间,由学校对其进行跟踪评估,考核合格的可连续聘用;不按协议要求履行义务的,或因身体原因不适合继续聘用的,予以解除协议。
报名采用现场报名的方式。报名人员在报名时间内到指定地点现场报名,审核报名材料原件,并提交材料复印件各1份。
3.报名地点:徐州市新生街76号(原徐州市第九中学)E楼103、105室。
(1)《徐州市教育局直属学校银龄教师报名申请表》1份(附件2,可下载后填写),张贴近期1寸免冠彩照1张;
各招募学校对通过资格审核的报名人员按照“人岗相适、择优选用”的原则确认招募人选。市教育局可根据报名情况,对通过资格审核人员统筹安排聘用岗位。
根据招募对象提供的体检报告,对符合健康条件人员,开展违法违纪记录查询,最终确定拟招募人选名单。
招募学校与拟招募教师签订服务协议,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协议一年一签,聘用时间从9月份开始。服务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学年。
(二)发放工作经费。每月发放工作经费,所需经费由市财政部门予以保障,用于工作补助、交通差旅及购买意外保险费等。
(一)凡是弄虚作假或不符合招募对象及条件的人员,在招募工作任何环节中一经发现,一律取消招募资格。
(二)银龄教师招募工作遵循“公开、公平、自愿、择优”原则,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接受纪检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严禁在招募工作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对违反规定的人员,一经查实,将按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
四川泸州农妇朱仕春回忆,6月24日晚上,在短视频平台刷视频时,她被一则宣传鸡枞菌种的视频吸引,点进视频里的商品链接后,她以9.48元的价格购买了三包鸡枞菌种子。
种子到货后,朱仕春按照店家的要求,将种子种在自家门前的大树下。“三包种子的包装袋上都写的是‘家庭蔬菜种子’,里面是黑色的一粒一粒的种子。”
对于店家宣传的鸡枞菌种,朱仕春深信不疑。7月11日,朱仕春在准备晚饭时,摘了三朵已成熟的蘑菇做汤,当晚12点左右,她和老伴就出现了头晕、心慌、上吐下泻的症状。
半夜,儿子杜先生将他们送到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城北急诊科,还带来了“证物蘑菇”供医生参考。
因为持续性的呕吐、腹泻,导致大量体液流失,两人到医院时已然浮现低血容量性休克的表现。
确认毒株后,城北急诊科医护人员立即予以扩容、补液止泻、护胃等对症治疗,现两人已康复出院。
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看病。告诉接诊医生进食野生蘑菇的种类、时间、地点和同餐者。
在等待救治时,可采用简易方法帮助中毒者催吐、导泻。如大量饮用温盐水,然后用筷子、手指、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咽喉部,帮助呕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
对已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对神经精神型的中毒患者适当束缚,防止其伤人或自残等举动。
为何店家宣传的可食用鸡枞菌种,长出来的却是害人的“毒蘑菇”?杜先生循着母亲的购买记录,联系上店家客服,没想到客服却仍然坚称菌种是可食用蘑菇。在多次交涉下,店家也仅是给予朱仕春仅退款的权益。
“平台说他们不会承担医疗费用,最多赔偿200元。”杜先生说,根据店家所展示的营业执照,涉事店铺的注册地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他同步向信阳市有关部门投诉了父母的遭遇。但到7月22日,当地有关部门的回复,令杜先生觉得维权颇为困难:“他们说找到了这家店铺的法定代表人,但是该法定代表人说他不晓得在卖鸡枞菌种。
但在多个网购平台,有大量店铺在出售“鸡枞菌种”,价格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销售量也从数十单到上万单不等。
记者查询发现,这一些平台出售的鸡枞菌种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包装袋密封的颗粒种子;一种是菌菇包。在某店铺内,与朱仕春描述相似的鸡枞菌种子卖出了超8500单,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询问“长出来的鸡枞菌是可以吃的吗?”得到客服的明确回复“是的”,这名客服还介绍种植方法,把种子撒到要种植的区域,然后覆盖一层薄土,3天浇水一次即可。
鸡枞菌真这么好种?网上的鸡枞菌种到底是线日,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研究员李小林明确说,目前,全国尚未发放鸡枞菌种生产许可证,因此,网购平台上大量打着“鸡枞菌种”口号的商品,均是假货!
在李小林看来,网购的“鸡枞菌种子”几乎不可能种出真鸡枞菌,且暗藏中毒风险。他认为,市场上售卖的低价“种子”多为两类:一是其他菌种的菌丝体(如廉价平菇、姬菇),商家利用消费者无法辨识菌种的差异进行误导;二是不明来源的野生菌孢子混合物,可能混入有毒种类(如大青褶伞、鹅膏菌等)。
围绕着朱仕春的事件,四川纵目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柄尧认为,店家与消费者构成买卖合同关系。店家宣传销售的是鸡枞菌种子,最后长出来的却是“毒蘑菇”,这说明店家存在虚假宣传,构成违约。此后,又发生购买者家人不慎食用中毒这一后果,这又导致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中毒这一法律后果,系因店家违约所致,相应责任应由店家承担。
“如果经营者销售有毒菌类,或者说在销售时未告知菌类不得食用,甚至于直接鼓励消费者进行食用的,造成消费者中毒的,消费者可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冯骏介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可要求经营者对自己的相关损失予以赔偿,包括但不限于按照该菌类产品的10倍的金额进行索赔,且索赔的最低金额可不低于1000元。
“销售者若明知并非鸡枞菌种或明知鸡枞菌没有办法进行人工培育情况下,仍通过短视频等方式来进行虚假宣传,吸引公众购买假鸡纵菌菌种,其行为符合虚构事实,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这一诈骗罪犯罪构成。”张柄尧补充道,若所谓“鸡枞菌种子”混入有毒菌种最后导致他人误食并导致死亡或重伤的难以处理的后果,则有可能构成过失致人死亡/重伤罪等。
